作者:为你守候 2012-09-21 10:35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航行,进行了第一次海上航行试验。2012年9月,船舷两侧已经涂装上了“16”的中国第一艘航母,在大连造船厂的港湾静待起航。

大批身着海军制服的人在甲板上进行站坡仪式 
  经过十次成功海试,中国航母平台终于要迎来正式服役的这一天。为了拥有航母,无数中国人曾为之付出辛劳、智慧和汗水。中国人对航母的热忱与渴望背后隐含的,是中国人维护海洋权益的觉醒。
  
  舷号“16” 航母服役临近
  从9月2日下午开始,停泊在大连造船厂的中国首艘航母平台不断给中国的军迷们带来惊喜。这天他们发现,经过十次海试后的这艘航母正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是一个富有立体感的阿拉伯数字“16”被涂上船舷两侧。这个被众多军迷们解读为中国航母服役在即的信息迅即在网上流传。“怎么舷号这回采用黑边白字?这可是美国和北约军舰采用的涂装方式。”自从2002年这艘曾归属乌克兰的废旧航母“落户”大连,它的每一个变化细节都会在网上引起军迷们的热议。
  9月14日,网友发现,停泊在大连已经十年之久的这艘航母平台上开始悬挂彩旗。3天后,网上流传的一组航母照片显示,一些军事人员开始在甲板上集结。随着这艘即将投入使用的航母再度升温,中国民间又一次掀起了一股航母热潮。这天,和讯网相关报道称,受钓鱼岛局势和中国航母即将服役影响,“航母概念股或将再度起航”。而在中国航母挂满旗举行站坡仪式的当天,股市上的船舶板块开始飙涨。
  19日早上7点多,名为“特警4587的马甲”的微博在网上发布信息,“现在晨雾散了,16舰又有了更威武的了——舰员已经着礼服在甲板上列队了!!!国庆阅兵的范儿啊”。这条微博配的照片显示,几百名白色制服海军官兵在航母上进行站坡训练。网友开始纷纷猜测,中国航母服役的日子即在眼前。
  这天下午,记者在大连港看到,中国航母平台挂起了满旗,甲板上高高竖起的两块挡流板十分明显,在直甲板的前端还铺设了红地毯。甲板上画好的飞行标志线可以看出起降滑跑线和直升机降落区。另外一架白色的俄式直升机停在跃升跑道下方显得十分夺目。傍晚6点左右,太阳渐渐落山,几百名身着作训服和夏常服的海军官兵来到航母甲板上,随后大喇叭里传来指挥的口令。不一会儿,这些军人面向外侧开始站坡训练。在红地毯旁站着的则是一排戴白色海军帽的人。这晚中国航母上灯火通明。
  昨天早晨5点,航母甲板两处入口处,四名哨兵静静地站在那里,坚守自己的职责。6点左右,霞光刺破天边的云际,把航母的舰桥照得通红。这时甲板上的人员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身着深蓝色作训服,有的拎水桶,有的拿抹布,开始清洗甲板。6点半左右,勤务人员开始整理被风吹卷了的满旗,然后将他们再次升起。不到7点,甲板清扫完毕。穿着白色海军制服的军人开始走上甲板。记者惊奇地发现,他们中有几十名是戴卷檐帽的女海军战士。
  
  中国前进道路上绕不过的一道坎
  对于中国是否需要航母这个问题?无论中国的军界还是民间曾争论过将近一个世纪,甚至至今仍在延续。
  据文献记载,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便在呈文中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但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根本无力将建造这个现代工业庞然大物的计划付诸实施。最终提案遭到政府否决,陈也愤然辞职。
  “1949年以后,几代共和国的领导人都十分关心海军建设,但建造航空母舰需要强大国力和先进科技的支撑,而且个别人曾认为它是进攻武器,与我们的和平外交形象不符,因此在搞与不搞之间,最高决策层中曾出现过多次反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航母专家李杰说。
  中国海军一直没有放弃拥有航母的努力。首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大将就曾为拥有航母撰文,称“一个船队在远海活动,没有航空母舰就没有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没有远海作战的胜利和保证。”军界中力挺航母更为人所知的人物是,曾担任过海军司令的军委前副主席刘华清。他认为,“海军有了航空母舰,质量就会发生大的变化,作战能力也就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
  李杰也是中国军界坚定的航母派军官之一。他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发展航空母舰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绕不过的一道坎。“即使现在不搞,将来也得回过头来重新搞。”
  
  进口商品与主题公园
  其实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设法拥有航母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有公开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航空母舰就已列入了中国的进口商品名录之中。
  首艘进入中国的航母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1982年1月“墨尔本”号航母退役,1984年作为废船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中国联合拆船公司。1985年5月,“墨尔本”号被牵引进广州黄埔造船厂拆解。海军少将张召忠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回忆,这是他在中国海域所见到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这也让中国海军科研人员第一次认真细致地了解航母的结构。
  随后在民间的不断推动下,2000年5月,“明斯克”号落户深圳市沙头角,成为世界上第一座由四万吨级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同年,中国公司在与美国、印度等9个买家的竞争中成功竞买到“基辅”号航母。经过三年多的精心改造,这艘航母被整修一新,成为天津国际游乐港的一座大型军事主题公园。今年9月17日,该公园宣布,其舰内的舱室已经改造一新,甲板下的“反舰导弹库”将在“十一”国庆假期对游客开放。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人对航母的渴望有增无减。2001年,上海市政府等单位投资十几个亿建造了一个东方绿舟公园,并在那里仿照美国尼米兹级重型航母修建了一艘全尺寸的水泥航空母舰,长220米的甲板上还停放了9架飞机,作为国防教育基地。
  这些以航母为主题的公园设施,一方面满足了国人对航母的某种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很多人对于自己国家没能拥有一艘真正航母的现状仍感到有些遗憾。
  
  民间航母热情
  在中国民间,支持建造航母的热情从未衰减,而且每遇国际风波时,民间的这种热忱更会持续高涨。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北大、清华海报栏张贴《我们应该拥有航空母舰》一文,并呼吁国家尽快建造航空母舰,倡议大家为建设强大的国防捐款。当时《商都信息港》一位李姓退伍女兵以“兵妹子”的名义,呼吁全世界华人团结起来,捐款建一艘航母。《河南青年报》编辑部19人捐款2000元,上海、杭州等地都出现捐款活动,支持建造航母。
  2009年,媒体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时表示:“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这曾引起了网上新一轮关于中国航母的讨论热潮。在网上论坛“中国造航母,你是否会捐款”的调查中,近万名网友投票和参与讨论,超过八成网友表示愿意捐款。有网友建议国家仿照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的模式发行“航母彩票”,为建造航母募集资金。众多网友还自发为中国航母征名,其中“钓鱼岛号”、“南沙号”一类的名字受到大多数网友的支持。
  2012年9月20日,一块印有“中国航母从这里起航”的幕布竖立在大连造船厂码头。对岸是一个小渔村。“从它(航母)一停到这儿,我们就盼它能早日用上。我们这些捕鱼的人以后出海腰杆就会更硬。”渔民老张这样对记者说。
  
  香港商人出手
  航母专家李杰告诉记者,这艘即将服役的航母可能会以中国的一个省份名称命名。
  如果追溯这艘曾用名为“瓦良格”号航母的前世今生,就绕不开一个叫徐增平的港商。徐身材高大,山东人,平时为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即便是在记者云集的全国两会上,作为连续三届政协委员的徐增平也很难被记者“撬开”嘴巴。
  在香港创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简介上,徐增平出生于1952年4月。1971年参军到济南空军,1973年到广州军区体工大队。据媒体报道,徐增平曾是解放军篮球主力,1983年从广州军区退伍,从商经营电器、地毯及农副产品贸易。1988年,他已经身家千万。这一年他携妻子一起移居香港。此后在几次香港房地产低迷时,他大举购进,在较短的时间里,公司累积资产达二十几亿。
  1997年10月下旬,徐增平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拟出售一艘未竣工的航母》,报道称,“前苏联领导曾向这个项目投入了5亿美元的资金,但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因为乌克兰同俄罗斯就履行苏联时期合同的谈判宣告失败,这个项目就搁浅了。此时即将服役的这艘航母平台正静静地躺在乌克兰的船坞里。由于俄罗斯缺钱,乌克兰政府只好被迫寻找外国买主。”
  
  一波三折的谈判
  根据徐家乡山东《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下属《济南时报》2011年9月30日的报道,在得知乌克兰出售航母的消息后,徐增平马上赶赴乌克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舞厅、旅馆和博彩设施等,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1998年1月27日,徐增平从基辅登上了开往尼古拉黑海造船厂的火车。来到船厂后,在厂长陪同下徐增平和助手登上“瓦良格”号,考察了全船。当时“瓦良格”号簇新完整的舰体,精密的结构布局让徐下定决心购买航母。
  起初谈判进行得很顺利,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乌方不负责“瓦良格”号出港后的任何事情。可当徐增平又提出需要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用于改造成旅游设施时,乌方代表认为这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密,需要报请国防部批准。徐增平表示,回去要改装成娱乐城,没有图纸绝对不行。最终乌方增加了200万美元作为图纸费用。
  就在双方谈判进展顺利的时候,徐增平一行去基辅大教堂游览时却发现自己被间谍盯上梢。随后几天,乌克兰方面一直没有任何消息。直到第十天,乌方才打来电话,宣布“瓦良格”号将在三天后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正式拍卖,请中国朋友做好准备。
  三天后,在基辅市最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瓦良格”号航母拍卖会正式开场。现场只有创律公司准备的材料齐全充足,符合乌方所有要求。展示完各种材料开始公开竞标。美国和澳大利亚叫到1400万美元就没有了声音。韩国又叫了1500万美元,日本叫了1700万美元,韩国又叫了1800万美元,这时徐增平举牌叫了2000万美元。主拍人连叫三声无人再叫,拍槌落下,拍卖成功。徐增平当场办理了拍卖成交的有关协议。
  
  20吨重的资料
  同样是这家山东媒体报道,就在徐增平成功拍得“瓦良格”号的当晚,船厂厂长接到报告,有架直升机降落在“瓦良格”号上。为以防万一,第二天一早,徐就和助手以及造船厂厂长一同乘飞机由基辅赶往黑海造船厂,办理航母设计图纸移交一事。
  厂长告诉徐增平,那些资料起码有近20吨重,他们用了两个大资料库来放它。如果中方运回去再翻译的话,仅专业翻译就要一百人干两年。
  徐增平记得,来到船厂后,经过一番仔细验证审核后,在警卫军官跟随下,他和船厂总工程师来到六楼的航空母舰专用资料库。徐增平注意到,资料库内每层楼都有有线电视监控系统和红外线报警装置,还有两人组成的巡逻队定时逐层巡逻检查。
  在移交资料的当天,徐增平看到身旁的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等人的眼眶慢慢红了,流出了大颗大颗泪珠。这些图纸资料加上铁箱子总重量约有四五十吨,当天运走时整整转满了8辆大卡车。8辆卡车当晚直奔基辅机场,资料连夜运回国内。
  当这些图纸运回来后,经过仔细查对,发现30多万张设计图纸中,有部分关键部位的图纸缺失。原来在他们到达船厂之前,乌国防部和俄情报人员已取走了那部分关键图纸。后来,徐增平再赴乌克兰,终于说服了黑海造船厂厂长和总工程师,将船厂工艺室保存的另一套完整的图纸拿了回来。
  
  四年艰辛水路
  1999年7月,创律公司雇佣拖船,拖“瓦良格”号返回中国。由于受到国外势力阻挠,“瓦良格”号一度返回黑海,无法出港。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国家安全委员会作出决议,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其海峡。在经历缆绳断裂、海上风暴等一系列波折后,2001年12月11日,这艘没有动力的航母终于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2002年2月5日通过马六甲海峡。2月12日进入南中国海。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早晨5时许,它在六艘拖轮拖行及一艘引水船的带领下,离开了大连港外锚区,徐徐向内港进发。上午9时许,“瓦良格”号抵达内港。中午12时,“瓦良格”号安全靠泊在大连港内港西区4号散货码头,结束了航程15200海里、耗时四个月(123天)的艰难远航。
  
  改装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2006年左右,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第一次登上“瓦良格”号。他记得当时舰上显得杂乱无章,“基本上类似一个空壳子”。
  他回忆,当时“瓦良格”号内部有一两千个舱室,但基本都是空的,让他感到震撼的是,“航母里除了本舰有一个指挥室外,还有一个编队指挥室。那里安有一个很大尺寸的指挥屏幕,可以让人感觉出这个编队的规模庞大。”看到这里,这位专家觉得即使当时苏联要造出这么一个大舰来也真是不太容易。
  2009年,他第二次登上“瓦良格”号航母。这年5月底,其舰艏的苏联海军航空兵徽章被工人拆除,舷侧的俄文舰名也被铲去。这次上舰时是个好天气,他记得当时有几千名工人在舰上忙碌。“有电焊的,有安装的,有负责清理的,昼夜不停”。由于很多设备管路都要重新设计、安装与铺设,因此,改装一艘航母并不比从头建造更容易。这年,“瓦良格”号的舰桥上又一次出现了脚手架,10月军迷发现这里出现了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基座。
  2011年7月27日,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宣布,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在这前后,这位专家第三次登上这艘航母。“当时甲板上已经有不少设施,可以看出雏形和规模了。舱室里很多东西都装上了,动力装置也基本安装就绪。”
  2011年8月10日,“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航行,进行了第一次海上航行试验。
  2012年9月,船舷两侧已经涂装上了“16”的中国第一艘航母,在大连造船厂的港湾静待起航。
已有940人阅读

为你守候:“瓦良格”号的真实能力推测 http://news.qq.com/zt2011/wlgnl/index.htm(2012-09-23)

为你守候:“瓦良格”号的前世今生 http://news.qq.com/zt2011/wlg/index.htm(2012-09-23)

栏目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