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版块| 我的| 发帖| 消息
主题:我的手键、半自动键专业训练(附专业技术讲座)(BD1GT)
zhangjingyu 
【原创】回忆我曾用过的机械式收发报器材 马月

在全世界各种莫尔斯电码播发程序应用电脑之前,各国全是采用电动机械式自动发报机及相关机械设备训练专业报手和运动员的。因为,那时电脑应用远不如现在这样普及,所以,在50-60年代,中国研究 机构与专业厂家根据用户需要生产了大批不同的报务器材(其中很多是仿制品)。我想,这是史实,无可争辩。

这种电动机械式自动发报机俗称“快机”,其特点是需要专门凿好孔眼约1公分宽的特制纸条(俗称“孔条”)供它转动播发。“快机”上设有速度调节器,从十几 至几百电码/每分钟。因为,刻度盘上的标识速度与实际播发速度有误差,所以,训练时教练员们经常用秒表实际测量速度后再播发给学员抄收。当时,计算电码速度标准是按:电码字符个数/每分钟=速度(含报文中大小“间隔”),这种记速标准也是按前国家运动队要求进行的,那时,我们根本没听说过“WPM”速度概念,也许是运动队不用这种记速制,教练没给我们讲。

为“快机”专门提供“孔条”的配套设备叫“凿孔机”,也是电动的。其外形象一台打字机,“凿孔机”正面的背后挂着一盘卷好的纸条,纸条通过机械左侧面凿孔 装置延伸出来,当打开电源开始打字时,随着机械发出的凿孔声音,纸条上留下了“快机”能识别的电码字符“孔眼”,当时,要求我们每人必须会看着“孔条”识读出电码字符。

上述二台配套设备的“大小间隔”设计是按照1:3:5比例制作的,因为,你可以通过观看“孔条”上凿出的孔眼得到证明。当时,这些统一标准的报训器材被广泛应用在专业、部队及运动队中,不可能出现1:3:7的比例标准,否则,厂家制造设备就没有统一标准了。

那时,在军体校训练手键发报,教练经常要求我们跟着“快机”同发,其目的是模仿机械发出的标准“点-划”及“大小间隔”,以备战参加竞赛时,通过“波纹 机”检测而获得较高分数。这种“波纹机”是当时手键发报的标准测试设备,一般在检验你的发报质量和大型竞赛时专用。此机械上装有一套指针自动记录装置,挂上一盘“凿孔机”用的纸条,把手键或半自动键电插头插入机械音频输入口上,打开电源后就可以发报了。从你开始发报到结束,所拍发的每一个电码字符、“大小 间隔”全部记录在“波纹机”输出纸条上,教练或裁判员凭纸条上记录的波纹图形,用尺子测量你发出“点-划”的方波是否等于要求比例?即3个“点”方波等于 1个“划”方波,测量“大小间隔”是否约等于1:3:5的比例要求。假如,你发报中若有“虚点”产生,则纸条上显示的是一个尖脉冲图形,对于“点大”、 “划长、划短”、“大小间隔”比例失控也可以从波形图中显示出来,尤其是“大间隔”若以7个“点”时间单位控制,肯定是要扣分的。因此,我们训练手键发报 时,“大间隔”全是按5个“点”时间单位模拟控制。当然了,手键和半自动键发报中的“大小间隔”都是靠人工手腕控制,毕竟无法同机械或电脑设计出的比例相比较,在实际训练中也只能掌握一个近似比例,总体要求还是以“清楚、正规、流利”为佳。
7X0GT
2009.6.26
于阿尔及尔

浏览大图
zhangjingyu回帖于2017-05-24 11:21[查看电脑版]
下一楼»:同上面“快机”配套使用的“凿孔机”,当今绝版收藏品!

一对儿“兄弟”,给我留下深 ..
«上一楼:【原创】我对莫尔斯电码“PARIS”制速度及间隔定义的理解
马月

根据国际莫尔斯电码 ..

查看全部回帖(9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