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释义为: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很多人望文生义,认为“蛛丝马迹”中的“马迹”是指马的蹄印,甚至连《中国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考释词典》都解释为“马”是骑马的马。
其实,“蛛丝马迹”中的“马”,与拉车驾辕、四蹄如飞的哺乳动物“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活动于灶台上的小昆虫!
这种小昆虫,学名“突灶螽”,俗名“灶马”,属直翅目蟋螽科。其名因地而异,重庆称之为“灶鸡”,杭州称之为“灶壁鸡”,广东则称之为“灶虾”。
灶马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栖息,天暖时栖于野外草石、土隙间,天冷后则栖于灶台之上,以剩菜、饭屑、植物、小型昆虫为食。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七《广动植之二·虫篇》中记载:“灶马,状如促织,稍大,脚长,好穴于灶侧。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也。”
“促织”即蟋蟀,说明灶马体型不大。“灶有马,足食之兆也”,表明在古代,人们习惯将“灶马”简称为“马”。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虫三》中对灶马也有记载:“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进一步说明了灶马的生活习性——经常活动于灶台之上。
灶马在灶台上爬行之时,常会留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痕迹,这种痕迹便是“马迹”。因它与细微的蜘蛛丝一样让人难以识辨,于是人们便将二者等同起来,并称“蛛丝马迹”,用来比喻与事情根源有联系的不明显的线索。
查阅相关书籍,“蛛丝马迹”一词,最早出自清人王家贲的《别雅序》一文:“大开通同转假之门,泛滥浩博,几疑天下无字不可通用,而实则蛛丝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书。”
由于灶马是一种小昆虫,所以“蛛丝马迹”又常写作“蛛丝虫迹”,如清人夏敬渠所著《野叟曝言》七十九回中就有“蛛丝虫迹,屋漏蝙涎,不即不离,有意无意,其妙如何”之句。
灶马不仅是一种昆虫,还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灶马“干燥全虫性味辛、咸、温,入肺、脾二经,捣碎外敷,可治竹刺入肉,有拔刺消肿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