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央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从此以后,任何一对夫妻,都可以合法的生两个孩子了。
“只生一个好”的口号,终于成为了历史中的一颗尘埃。
政府全面放开二胎,就是为了让大家多生孩子,以延缓老龄化。也说明,之前单独二孩的政策,效果并不是很好。
为何不愿多生?越女本来想好好的写一写,奈何我不但没生过二胎,连一胎的经历都没有.。。
这里,就把一篇文章直接搬过来,供大家参考。作者“君勤”,用亲身经历,讲述了生养二胎的各种成本。
如果你有再生一个的打算,可以看一看,这篇文章大概写于两三年前,现在看,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原文如下:
3年前,太太意外怀孕。我们是双独子女,双方老人也都身体健康,决定要下这个孩子。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个儿子了。以我个人经历,在上海养二胎真心不易。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本
在上海生养二胎,成本究竟如何?我大致算了一笔账:
孩子上的公办幼儿园,每人每月的费用是500元;上钢琴和围棋兴趣班,100元/次,每周两次;弟弟还在搭奶粉吃,180元/罐,每月一罐;主食、蔬菜、零食类,每月算500元;每周末出行一次,算上午餐和公园门票之类,200元/次;每半年一家四口出游一次,平均花销每次8000元;玩具、书籍100元左右每月,二人共用;弟弟的衣服基本穿哥哥的,或朋友们给的,支出增加不明显。
照此计算,除掉两个孩子可以共用的玩具、书籍,将其余的支出平摊到两个孩子的头上(其中出游以四口之家为单位,孩子占1/4成本),养二胎每个月增加的支出是2510元。
看起来不高?因为我家有双方老人帮着带孩子,不存在保姆费用。如果请保姆,按每月3000元计算,二胎增加的支出再多出1500元/月,每月支出总计4010元。
这其中,我还没有算孩子3岁以内奶粉、尿不湿的这笔“双向收费”,以及孩子上学后各种教育补习或培训的支出。而且,如果二胎是女儿,无论是玩具、书籍、还是衣服,和儿子难免会有所差异,支出增加也是必然。当然,我们只是省在了前头,两个“建设银行(5.48, 0.00, 0.00%)”的儿子长大后肯定是省不了钱的。
此外,为了方便节假日带孩子、老人出去玩,我把原本21万左右的帕萨特,换成了30万左右的七座车,绑上两个儿童安全座椅后,也就刚够一家老小六口用了。而据我所知,身边生二胎的朋友换七座车的,绝不只我一个。
和这些看得见的成本相比,我们为两个孩子付出的人力成本更厉害。没办法,一个孩子还可以偶尔扔一扔,但两个孩子就得时时看着,一不小心他们就会打架或吵起来。老人白天带了一天,我们晚上再不自己带也说不过去。
所以,现在每天下班后,我和太太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家里的电视机基本闲置,同事们聊的韩剧,娱乐等,我一句话也插不上;周末和节假日更是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他们,陪他们去公园、逛博物馆、上兴趣班,绝对是“无期徒刑”,没有“旷工”的权利。
除了搭进自己的休闲时间,养育孩子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其实也会影响到我们自己的职业发展。业余,基本别想有时间精力给自己充电。前一阵猎头给我太太打电话,开出高薪挖她跳槽,可考虑到新工作需要经常出差,照顾不到家里两个孩子,也只能狠心拒绝。
生二胎是实力的象征
看看身边生养了二胎的朋友们,说实话,都是颇有些实力的。
朋友A,老公做茶叶生意,自己是一家私企管理人员。夫妻二人分别开宝马[微博]和福特,家里有老人帮忙,生了两个女儿。在她的观念里,就是喜欢大家庭的热闹。
朋友B,为了生二胎,辞去了单位的公职,儿女双全后找了一份钱少但是极自由的工作,上起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班。她的老公是一家IT企业的负责人之一,年薪百万以上。尽管衣食无忧,某次她还不无遗憾地跟我说:“想当年我的成绩比他还好,现在倒好,生完娃,我赚的钱只是他的一个零头。”
朋友C,和老公都做着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中上。C对孩子极有爱心,从养孩子之前就参加了各种学习班为当妈妈做准备,为此不惜连连向单位告假。后来,C也养了二胎,准备再次休一个长长的产假+哺乳假。C能这么“奢侈”,前提是因为公婆是做生意的,家底颇为丰厚……
总之,比起那些条件最好的人,我们这样的也只能算硬撑型。好在双方老人托一把,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这也是我们养二胎最大的无形资产。
难怪一位同事曾经开玩笑地说,现在有钱人不是炫耀自己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子,得说自己有几个孩子。养育一个孩子,经济账只是表面的,更多的隐形成本的付出,不是人人都能承担的。
所以我觉得,就算二胎政策落地,真正付诸行动还是得三思后行。以上海现在的生活成本和工作节奏,多生一个孩子需要付出的,真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