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一架波音747飞机降落在中国西昌。机上除19名美国人外,还有20多吨重的几个大箱子,箱子里装的是一颗名为“亚洲一号”的美国卫星,这将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发射的
第一颗外国卫星。
作为当时世界上航天技术最强的国家之一,
美国为何会跑到中国西南的一个深山沟来发射他们自己的卫星呢?
1984年,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然而,中国要跻身世界航天市场,需要实力,更需要
机会。
1986年,国际航天发射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意外,让世界火箭发射市场几乎瘫痪。
正当卫星公司焦头烂额,四处寻找新的发射场时,一则“
中国的运载火箭将投放国际市场,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的消息引起了世界关注,卫星公司开始轮番到中国的西昌考察、调研。
01
“亚洲一号”是一颗发射失利的卫星,几经波折,这颗卫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射场,中国商业卫星服务代表团看准机会,经过艰苦的谈判,拿到了这颗卫星的发射许可。
好不容易争取到发射外星的机会,西昌的航天人摩拳擦掌,要把这跨出国门的第一步迈得漂漂亮亮。
“亚洲一号”卫星合同签署以后,卫星对发射场的要求一轮一轮地提出来,卫星方要求卫星测试厂房的洁净度要达到10万级。
为了达到要求,工作人员穿着净化服,手里拿着绸布,用酒精对地面进行擦洗。
而为了满足外星发射要求,中方特意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卫星测试大厅。
眼看发射日越来越近,在发射日的确定上,中美双方有着不同的意见。
气象部门根据几十年的历史资料以及新获取的信息,将发射日预选在4月5日。
而美方对此不以为然,他们不相信中方能把天气预测到精准的某一天,并坚持把发射日定在4月7日,因为当时美方请了很多客人参观发射,邀请函上写的就是4月7日。
经过了晴空万里的4月5日,4月7日一早的阴沉天气让所有人心里一紧。
在发射程序进行到最后80分钟时,闪电、惊雷不期而至,此时,美方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气象小组紧紧地盯着气象云图,寻找机会。最终他们判定,雷雨会在20点55分暂停,之后会有40分钟时间满足发射条件。
21点,预测的云空真的来了。
当现场指挥员抓起话筒,正要下达点火口令时,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火箭上方的某个部位上正往外冒着缕缕白烟。这绝不是正常状态下应该出现的情况,看起来像是火箭发生了液氢燃料的泄漏。而如果真是液氢出现泄露,此时点火,就等于引爆一枚巨型炸弹。
发射,有可能陷入一场巨大灾难;不发,所有加注的燃料要全部泄出,择日另发。发,还是不发?所有人都为此捏着一把汗。
时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胡世祥:
怎么办,打还是不打?太紧张了。我看着那个气流不是越推越猛,而是逐渐在收,我想氢排口可能在关闭。最后我想如果还不打的话,我们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第一脚的结果将是怎么样,很难设想。所以还是下了决心,我就说,走。
21时30分,“亚洲一号”卫星成功发射,这令在场的人们备感欣喜。卫星入轨后,美方根据他们雷达的跟踪结果,发现这次发射在他们类似的80次发射中,
入轨精度最高,创了纪录。
“亚洲一号”的发射成功,打开了中国在太空领域与国际合作的大门,让世界相信了中国航天发射的技术,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承接更多的外星发射任务。
02
1992年1月,一颗澳大利亚卫星“澳赛特Bl”运抵西昌,发射澳星的时间定在了这年3月22日。
这是西昌自1984年以来发射的第九枚火箭,此前八枚火箭全都顺利升空。
据估计,当晚收看电视直播的人数,仅中国就有4亿之多。
18点40分,火箭点火。就在大家翘首期待火箭一飞冲天时,
火箭只是在平台上动了几下,并未升空,而棕黄色的浓烟已经弥漫在火箭周围。时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胡世祥:
我想起前苏联在发射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事故。当时,第一级火箭没有点起来,可是计算机已经开算,到二级点火时,整个发射场就炸了。我就命令现场的同志们不要动,谁也不要先出来。
在现场一片混乱中,澳星发射指挥长胡世祥再一次显现出临危不乱的镇定气度。确认火箭二级不再点火后,参与抢险的人紧急出动,因为此时燃料还在不断四散,这种燃料是有毒气体,必须马上上塔架,泄出火箭的400吨燃料。
就在中方准备先泄燃料,再卸卫星时,发现现场环境非常糟糕,
卫星就要受到烟雾污染。这颗卫星价值1.4亿美元,一旦受污染,就意味着报废,再无法使用,
需要尽快将卫星先卸出火箭。
卫星本应该是卫星方的美国休斯公司负责,可美方认为火箭燃料没有泄出,有危险,坚持要先泄燃料。当中方提出可以帮助卸下卫星时,美方又担心卫星技术泄密。几经协商,最终由
中方卸卫星,美方通过监视器全程监控。
经过20多个小时的紧张战斗,“澳星”保住了,火箭保住了,发射场也保住了。在随后的法律裁决中,此次“澳星”发射最终被认定为“发射中止”。中、美、澳三方达成协议,在改进火箭之后,8月份再次发射这颗卫星。
1992年8月14日7时整,西昌发射场和大推力捆绑火箭又一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星箭分离后14分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数据传到西昌,火箭发射远地点只误差4公里,表明中国卫星发射技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具备发射20世纪90年代大型商业通信卫星能力,标志中国航天技术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站稳脚跟。
从失败走向成功,这一刻,无数人为此欢欣鼓舞!
从1990年至2020年的30年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共进行了
35次国际商业发射。在最艰难的起步阶段,西昌航天人用自己的勇气、智慧、生命为国而战,让中国的实力和信誉在世界航天领域赢得口碑。